翌日清晨,北京城内一家戏园子的老板像往常一样准备穿过银锭桥,去对面开门做生意,顺带习惯性地到“报墙”边瞅了两眼今天的新闻。
从光绪十五年开始,朝廷大力鼓励民间看报、读报、办报。京城里设了七八十个报墙,每天一早就有人提着浆糊,来把报纸贴在墙上。
以前只有申报一种,这两年又多了东方日报、上海商报、华北联报等多家新型报纸,为了竞争有限的位置,每天都会翻出些新花样来。
戏老板还是习惯从申报头版看起,今天的头条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日本军队炮轰我军平壤驻地,后称误会。颐和园电令驻朝总督不可轻举妄动。
“去他妈的东洋鬼子,爷把你老母xx了才是误会呢”周围的人纷纷挽着袖子大骂。
“就是就是颐和园也太没刚性了,炮弹都打到头上来了,还不可轻举妄动呢”
“废话,女人当政能有刚性吗”
“连日本都怕,咱们大清国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等大事,为什么不是皇上说了算呢”
“就是,哪有个爹死了老娘当家的道理”
众人抱怨了一阵,又被今天第二展位的报纸吸引了目光,不仅是那拗口难读的“华盛顿日报中文版”的抬头格外不同,更是因为那张配图。
那是一个矮小丑陋的宫装老妇,高高耸起的旗头让她看上去更加矮小刻薄,指着别人的鼻子怒骂的样子,更是让她原本就扁平紧凑的五官显得更加阴森扭曲。
而被跟她骂的,却是一个盛装年轻女子,只露了很小一部分侧影,但是从挽起的鬓发、漂亮的下颌线和那段修长玲珑的脖颈中,依然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美貌的年轻女子。
在照相取景技术方兴未艾,基本上都是正面摆拍的现在,这还是京城百姓头一次接触到这么“有故事”的构图。连不爱看报的市民都被吸引了过来,再一看那标题震惊中外,清国皇室丑闻,周围顿时一片哗然。
很快便有识字的人念道“这位号称是奉清国太后之命过来照顾珍妃的侍者,却故意将十分常见的化学、医疗用品指认为西洋巫术并且对着这位即将临盆的皇妃指指点点、破口大骂,其用词之恶毒、语气之傲慢、神态之盛气凌人,让我不得不怀疑她的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珍妃受到惊吓,已经有腹痛早产的迹象,截止发稿之日我们仍旧不清楚她和孩子将会受到何种影响”
“什么奴才骂主子,这还了得”
有人出言道“嗨,你没听见报纸上说吗,人家是代表的是皇太后,婆婆惩治儿媳妇有什么不对”
“可这是陷害啊太后居然陷害怀孕的儿媳妇这也太毒了吧。”
“就是就是,巫蛊之祸,这是要把人家往死了治啊。”
起先出言那人不由涨红了脸“那又怎样媳妇娶进门就是服侍婆婆的,就是错怪她了又怎么的陷害,呵,婆婆整治儿媳妇的事情能叫陷害吗”
“嘿,你这人怎么说话的”
“可她连孙子的命都不顾,忒狠了。”
“祝您老的女儿嫁个懂规矩的好人家,怀着身子被婆婆作践哦。”
婆媳关系从古到今都是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众人七嘴八舌地怼了上去。
不到一个时辰,沸腾的物议就从报墙前面扩散至整个京城。
这个时代虽然讲究孝道,但是也要求长辈对晚辈慈爱,为母不慈一样会受到谴责。
民众们实在不能想象一个临盆在即的女人怎样才会冒犯在几十里以外地方住着的婆母,招至这份羞辱。
况且皇帝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高大伟岸的,明君喜欢的女人她能是祸水吗当然不能一定是太后又在作妖
再结合前一条新闻。好么,面对东洋鬼子你不敢轻举妄动,对着自家媳妇就这么下得去手啦
一时太后在民间声望大堕,民家妇女骂街的话都变成了“找个那样的恶婆婆,治不死你”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稍微了解近来朝堂上之间主战、主和之争的人,却是不约而同地想到,这是为了敲打光绪。
除了跟太后有利益往来的铁杆心腹,其他一大批中立的大臣得知这个消息都忍不住摇头叹息。
争不过儿子就拿儿媳妇、拿未出世的孙子出气,这手段也太恶心下作了一点吧太后的格局果然还是太小家子气啊。
威望其实是一个跟皇帝的新衣一般神奇的东西,大部分人都信你服从你的时候,很少有人去质疑你的权威从何而来。可是一旦有人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诶,她也不是三头六臂,我们凭啥怕她”啊
同样的场景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陆续上演,上到总督巡抚,下到刀笔小吏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苍蝇不叮无缝蛋,既然太后没有白璧无瑕的德行,又没有叫众人折腰叹服的才智,我们为什么不听正儿八经的一国之君指挥,而要听一个女人的话呢
与此同时,日本步步紧逼。
在炮轰清军驻地之后,日军又借口朝鲜当局镇压工人叛乱不利,派兵包围了王宫,胁迫李朝皇帝签下国书,“主动邀请”日本大规模驻兵平壤,帮助朝鲜当局稳定局势。
至此,日本取得了驻军朝鲜的合法资格,吞并半岛、剑指东亚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朝鲜总督袁世凯一日连发九道急电,请求对日宣战。
然而现在太后敢对日宣战吗当然不敢
光绪是从一开始就主战的,现在朝野上下已经四处有人质疑她的执政能力,此时同意开战,岂非更是证明了她的才智远见不如皇帝
太后顿时犹豫了,把颐和园的大门锁得紧紧的,既不反对,也不赞成。捱了一天,载湉却直接带着满朝文武,宗亲贵戚闯进颐和园仁寿殿,给太后“请安”。
“如今日军犯我属国,是战是和,请您拿个主意。”载湉道。
慈禧看着他身上银灰常服、石青万字不断头洋线番羓丝披风,不由冷了脸“皇上就穿这身来见我,不像是请我拿主意,倒像是嫌我老婆子活久了,急着给我送终来了。”
载湉不急不缓地说“昨天丑时,日军再次炮轰我平壤阵地,军机处议事议了一晚上。今天又是皇兄三十九岁冥诞,朕刚从东郊祭陵回来,珍妃又进了产房。额娘恕罪,儿子不比您清闲,实在是没有功夫再换衣服。”
慈禧微微一怔,羞恼道“你心里还有淳儿这个哥哥好,那哀家倒要替他、替死去的咸丰皇帝问一问你那艘勃兰登堡号是怎么回事”
慈禧并不傻。西山藏金的密库有两把钥匙,咸丰死的时候将其中一把交给了慈安太后,另一把交给了顾命大臣怡亲王、郑亲王。后来她联合恭亲王逐杀顾命大臣,便将这把钥匙收回了自己手里。可是慈安暴病身亡,她手中那把钥匙,却再也没了消息。
载湉点头道“想必您也猜到了,正是来源于西山的黄金。”
慈禧冷冷地问“皇上知道那是爱新觉罗家的祖产,不到改朝换代那一日不得动用吗”
满清刚入关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过自己能坐一百多年的江山。当时有不少贵族都是抱着南下掠夺,捞一波大的就回关外潇洒度日的心态在打仗,就连爱新觉罗家的先祖也多少存了这个心思。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将这一批黄金秘密存放在库房里,就是预备哪一天汉人造反,皇帝做不下去了,子孙们还可以有一张安身立命的底牌。
现在载湉却把这张牌提前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