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说的不是旁人, 是戚玉秀。
其实说起来,戚玉秀比不常出手的,最近纯粹是赶巧儿了, 事情都凑在一起。
这才导致戚玉秀出手三连。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 戚玉秀这么打人,保不齐要闹到派出所, 扯皮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个时代, 没有这样的说法, 特别是理亏的。那就完全少了去派出所掰扯这一项。
田家人在撕心裂肺的疼里, 给三个孩子结了账。
戚玉秀还没走出卫生所的大门, 李大夫就听说了个七七八八, 可见八卦传播的迅速,他一贯都是很同情戚玉秀娘儿几个的,索性大笔一挥,加开了一个清凉膏给小宝山擦脸。
又加了九包定惊茶。
一人一包喝三天,可不是就得九包
本来以为他们自己花钱,他就没开,想着为这家人省一点。
但是既然不是, 那么他还客气个蛋
田老太心疼的都要昏过去了, 碎碎念“这看什么病,就要一块多了”
李大夫“你家儿子给人孩子牙都打掉了, 脸也打肿了。更不要说小孩子受了大的惊吓,才一块多已经是我悠着开药的关系了。”
李大夫头都不抬, 说“既然敢动手就得知道,看病也是要钱的。他们这是在我这里, 要是去公社卫生所,加上挂号费看诊费, 怎么都要多个几毛钱的。”
李大夫接过两块钱,找了三毛。
田大娘心肝肺都气的冒烟儿,想尽情的骂一骂戚玉秀,又想到大队长还在呢。
是的,大队长还在。
她可不是怕了戚玉秀,而是顾及大队长。
只不过,这一块七,真的花的心疼。
“再给我儿子看一看吧”
她儿子让戚玉秀揍了,总也是不能不看的。
李大夫“行。”
其实说到底,田二跟小宝山他们是一个症状,都是被扇肿了脸,受了惊。
“问题不大,人没事儿,开药吗”
看一看,他就不要钱了,但是开药不可能不要钱的。
田大娘一下子就犹豫起来,田二哭咧咧的叫“娘,你不给我开清凉膏,也开一个定惊茶啊我吓都要吓死了。”
一个男人这么怂,大队长真心看不上。
这种男人也就敢欺负个小孩儿了。
田大娘最稀罕的就是二儿子,大儿子从小就养在公婆身边,小儿子没个儿子。
只有二儿子,向着她,听她话,又能生儿子传宗接代。
田大娘“开,都开”
她对二儿子,是舍得花钱的。
大队长“医药费是医药费,十斤粮食别忘了。”
他看向田老头,说“老田,这个事儿我得公事公办,不然以后人人都以为可以胡闹,我这大队长还干不干了”
不少人都跟过来看热闹了,大队长索性直接说“如果是大人之间打架,我不管那个,你们谁能给谁打服了,那是你们的能耐。但是欺负小孩儿不行要不然以后谁家大人不在家,别人都能上他家欺负孩子了要不到钱就揍孩子那往后大家都在地里干活儿,谁还能放心的下孩子”
这话说的相当的实诚。
大家都点头,赞大队长做事儿有章法。
确实,大人怎么闹都是小事儿,但是不能欺负孩子。
对于小宝山的感觉,村里人反应不像是田家人那么大,就算田宝山是个小扫把星,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就是一个村子而已,所以大家不觉得这有什么的。
但是大队长说得对,如果大人不在家就能登门欺负孩子,抢东西不成就打人,那么这兴致也太恶劣了。
这可真是不行的
田老头比田老太心眼多,他也看出,自家这次别想这么混过去,立刻说“老三,你回家拿十斤地瓜给你大嫂做赔偿。”
田老三哦了一声,神态很是不愿意,可是他爹都发话了,他自然是不敢不听的。
这时大家又反应过来,大队长只说了十斤粮食,没说什么粮食。那么自然是要拿最不值钱的地瓜了。如果非要磨磨蹭蹭,保不齐要给的就是玉米了。
那可不行。
大家都看懂了田老头的小心思,但是田三夫妻俩倒是没有。
他们夫妻一起往家走,田三媳妇儿苦着一张脸,说“二哥这也太能给家里添麻烦了,你看看,好端端的出这样的主意去要钱。要到了没有咱们的份儿,要不到咱们还要跟着吃挂落,真是太难了。”
田三闷葫芦,没言语。
田三媳妇儿又说“这看病是钱,粮食也是钱,大嫂他们家真是赚了。”
田三闷哼一声,总算是开了口“宝乐总也是我侄子。”
至于宝山
他们不认的。
谁沾染他都要倒霉,他大哥的命都没了。
再说,你看这次二哥也没吃到什么好果子。
那娃就是个扫把星,这不就体现了
“我看,保不齐爹娘给他们粮食,心里还愿意。”田三这么说道“毕竟宝乐也是老田家的孩子,给了他们家,他也吃粮食。”
这话真是没让田老头和田老太听见,不然真是要被这个猪脑子气昏过去的。
他们不是他们没有他们恼火
这是愤怒三连。
不过显然田三媳妇儿可是信了自家男人的话,她委屈的嘤嘤哭,说“全家子,就欺负咱们这一房。咱们比不过二哥那一房,可是咱们可是实打实为家里劳动的,咋还能不如老大那一房爹娘也太偏心了。”
田三瓮声瓮气“谁让咱家没儿子呢。”
田三媳妇儿哭的更委屈“我晓得自己没给老田家生个儿子,都是我的错,可是我也想要儿子啊。这老天爷,未免太不公平了。二嫂那个刻薄鬼,大嫂那个泼妇,她们哪点比我强,怎么他们就能生儿子呢”
“你他妈的说谁呢”
田二媳妇儿一开院门,就冲着田三媳妇儿撕把起来“你骂谁是刻薄鬼,你这个不下蛋的母鸡”
她晓得婆婆的打算,心里是十二万分赞成的,不过,她心机总归多一点,这话好说不好听,所以她有心躲了出去,回了娘家。
本来以为中午回来这事儿就成了,可没想到,事情超乎了她的想象。
别看田二媳妇儿是个不讲理的,但是她可是个精明人儿,虽然听说男人挨了揍。可她却一点没说去卫生所赶快看看,反而是赶紧回家,装作不知道躲在家里。
她可见识过戚玉秀那泼妇的手段,她最疼三个孩子,保不齐又要发飙。
田二媳妇儿可不会为了给男人出头而冲上去,这挨揍咋办
她躲在家里,没想到竟然听到老三媳妇儿这浑话,她打不过戚玉秀那泼妇,还打不过这货吗
她直接冲了出去,两人撕扯起来
他们这边打架呢,戚玉秀领着三个孩子回家了。
老田家的事儿,她一点也不想多掺和的,他们不来她面前,她就给他们一点脸面。但是他们过来让她不舒服,那是休想的。
其实戚玉秀也不是这么果敢的女人,要不然,田大刚走的时候,那边逼着要退回彩礼,她也不会拿了钱。她想到是,那毕竟是她男人的父母。
虽然她男人走了,但是她不想让他在下面不踏实。
可是,为母则强。
很快的,生活的重担就让戚玉秀明白,瞎要强是没有用的。
人啊,就是在生活里自己坚强起来的。
不用任何人开导,自己就慢慢刚强起来。
“是不是很疼”
小宝山赶紧摇头,说“还好的。”
一丁点,只有一点点。
他说“妈妈,我能下来走。”
戚玉秀摇头“妈抱你们。”
戚玉秀抱着孩子回了家,她的筐被人摆在了门口,不过筐里本来就没有东西,她最不能见人的是一件衣服,她回来第一时间先放在山洞那边儿了。所以也不必担心什么。
一路上,戚玉秀已经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了,为了什么也是晓得的。她还真是没想到,她哥哥寄过来的三十块钱,老田家都要惦记,真是人要是不要脸,就无敌了。
戚玉秀打开柜子,从里面拿出了一袋长方形的面包,这是最早的时候,姜粤给他们的。
她家吃了一些,只剩下这一个了,戚玉秀打开了面包,分成三份,说“你们吃点面包垫一下,妈出去一趟,回来做饭。”
小宝珠扯住妈妈的衣襟,小声说“妈妈,我的让给哥哥和弟弟吃。”
她嗫嚅嘴角,小声说“每次都是我惹事儿,我好大声的说二叔,二叔才要打我的。”
戚玉秀看着闺女忐忑的小脸蛋儿,她掏出手帕给闺女擦了擦,认真说“不怪你的,你算你不反驳,你二叔也会上来抢宝山的鞋子。他们来就是为了占便宜,不管你说什么,都是会动手的。所以妈妈没觉得宝珠做错了,相反的,我觉得宝珠这样直白的说出来是很好的。与其黏黏糊糊的让他们纠缠着,如同大鼻涕一样蹭在身上甩不掉,这样反而更好。最起码让他们知道,咱们不给他们脸。就连你们几个小孩儿都不是任由他们拿捏的。”
小宝珠长长的哦了一声。
戚玉秀说“妈去给刚才帮助你们的几个人送一点玉米。”
三个小孩儿“咦”
戚玉秀语重心长“娘得有所表示,这样以后遇到事儿,别人才会帮你们。”
小宝山再能打,也是一个小孩儿,肯定是打不过田二这个大人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吃亏,所以赶过来帮忙的几个,戚玉秀都主动的很。
就算是他家穷的揭不开锅,这个钱也是要花的。
而现在,更得花。
戚玉秀称了玉米,这才出门,一家给一斤玉米粒,这个礼就可以了。
像是最先出手的大山家,比别人多一点,戚玉秀十分郑重的跟大山夫妻俩道了谢,大山媳妇儿也是不得婆婆意的,十分理解戚玉秀的为难,她拍着戚玉秀的肩膀,说“我懂你。”
戚玉秀“明年我就打算把孩子都送去上学。”
大山媳妇儿“”
戚玉秀“我大哥和大姐都说过,孩子不能不读书,他们都愿意给我出这个读书的费用。其实我是真的没有脸面要这个钱的。毕竟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可是现在我看出来了,我的孩子还是得读书,再苦再难,我都得供他们读书,只要比别人多一点谋个好前程的机会,我都不会错过。不然他们老田家还真以为我需要多么靠着他们家。我是一定要送孩子读书,就算实在过不去下去,我厚脸皮接受我大哥大姐的帮助,我也得让他们上学。别人惦记我的钱想要用来读书,那我不如就让我家孩子自己读书。”
这时候提及,最合适不过。
很好的时机了。
大山媳妇儿“那倒也是”
感觉哪里不太对,但是眼看戚玉秀气势汹汹,她也没说旁的。
换位想一想,如果她婆婆来算计她的私房钱给小叔子的孩子读书,她也要炸锅的。
真就没这么欺负人的。
大山眼看这两个妇女提起倒霉婆家,凶悍劲儿都要上来了,赶紧问“田大嫂,你家啥时候修房子”
戚玉秀想到今天的计划之一,赶紧说“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你们我不白让你们干,别人咋算我都给的。”
村里一般都是互相帮忙,戚玉秀一个女同志帮不了别人,自然要给点粮食了。
大山“这不必,就这么点活儿”
大山媳妇儿赶紧说“你领我几个兄弟过去帮忙拾掇一下,下午就去,粮食就不用了。”
戚玉秀“该给还是要给的。”
大山媳妇儿与她推拒了一会儿,说“粮食就不用,你要是过意不去,下次供销社有残次料子。你帮我打个招呼,我要点”
戚玉秀想了一下,说了好。
戚玉秀这边商量好了,心里也松快不少。
要说起来,今天真是波澜起伏的一天。
不光是因为几个小孩儿的事儿,也因为,今天上午,她去黑市儿了。
戚玉秀从来没想过自己敢这么大胆,但是果然不多想直接干的时候,干了,也就干了。
她一大早先是去了收购站,把筐里的二百个鸡蛋换成了七块钱,紧跟着去了邮局,给她大哥寄了两双踩小人红袜子还有一块料子。这料子是她拆了被罩的一面儿,一米八乘两米的牡丹花图案。
其实戚玉秀很少给她大哥寄东西的。
毕竟,她这里只能出点山货,然而邮寄的费用也不低了。
戚玉秀真不是什么有钱人,她这次邮寄的是料子,这就没有那么沉了。
而且,相当的当东西了。
她总是接大哥的东西,有时候还接大哥的钱,其实戚玉秀心里很忐忑的,她大哥是疼她的她知道,但是总归还有大嫂。所以戚玉秀难得有了点好东西,赶紧先还礼。
反正,这种事儿也不常有。
她把东西寄出去,这才去了大姐家,除了一块同样的料子,就是大哥那个被罩的另一面儿。同时还备了四双袜子。
戚大姐不在家,戚玉秀也没专程找她,她把东西交给了大姐的婆婆,吓了老太太一跳。
戚玉秀撒谎“我在山上猎到了点东西,跟人换的。平日里同时得大姐的帮助,这次难得有了好东西,自然是要分给大姐的。”
大家都说戚玉秀说话直接,其实她还挺会说话的,最起码这话是很妥帖的。
老太太听了心里格外的暖和,谁也不想帮人之后遇见一个白眼狼,这就很好了。
戚玉秀这边拒绝了老太太强烈的挽留,出了门,找了一个没人的胡同,给自己的头和脸都包住,又套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衣服,这是古老太给找的一件旧衣服,她的衣服太破了。
古老太看不过眼儿,给她找了一件旧衣服,别看是旧衣服,可比戚玉秀身上的新多了。
她都是在那头儿做买卖的时候才舍得穿呢。
她在这边穿,就是拿准自己不会在村里穿。
戚玉秀套上了厚厚的老式大妈款棉外套,这才往黑市儿而去。
她在那头儿的集市,买了三十块儿手表,给人家的老式手表全包了。
当时花了六百块钱呢。
戚玉秀买的时候,简直紧张的都要爆炸,回到自己的摊位,她都无数次摸着手表,觉得自己的心跳在加速。
隔壁的小饭馆儿放的什么歌来着心在跳,我的心在燃烧
这话可真是太贴切了。
她来到黑市儿,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来,她以前还偷偷陪着大姐来过的。这倒是第一次自己行动,这里的人都悄么悄的摆摊,就连巷子口都有放风的。
黑市儿可不是自发形成的,那都是有人组织的。
如果是买家,那尽可进去。但是如果是卖家,那是要交钱的。
果然,戚玉秀刚蹲下,就有人过来伸手了,戚玉秀拿出五分钱,默默的交了上去。
要说,这里上来就收五分钱的摊位费,真真儿是不少了。一般想要换点钱的老百姓,都不怎么舍得来这里。可是吧,事儿要分怎么干,做的多了这种生意的,那是宁愿花五分钱的。
五分钱买个安稳啊。
这里都是有人通风报信的,就算是有红袖箍来抓人,也能第一时间组织他们逃跑。
总之,那是不会让他们抓过去的,抓过去的话,那就不是五分钱的事儿了。所以常干这一行的,怎么都不会省这个钱。
收钱的拿了戚玉秀的五分钱也不走,就站在一边儿,看戚玉秀卖什么。戚玉秀当着他的面,掏出两块手表,一手戴了一个,把手伸在外面。
这种连摆摊都不用了,反正她这么一搞,人人都晓得,这是卖手表。
“呦,是手表啊,这种东西在这儿可不好卖。你这个多少钱”
戚玉秀比出一个巴掌。
“卧槽,五十”
这下子换收钱的小子吃惊了,要知道,现在供销社里一块手表就没有低于一百的。像是什么梅花更是二百多了。这一块手表才五十,真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真的假的啊”
戚玉秀点点头,压低了声音,故意嗓眼儿往外挤话“小牌子。”
就算是小牌子,这个价格也相当的合适了。
“你抬手我看看。”
戚玉秀把两只手都抬了起来,虽然第一次做生意的,但是戚玉秀到底也是做过“生意”的人,这就比一般人强太多了,像是她两只手戴的都不一样。
一个偏向于男款,一个偏向于女款。
刚才还牛逼哄哄收钱的小子摸了一把手表,又细细的瞅了几眼,心道这牌子确实没听过。不过,就算是没听过的牌子,这五十块钱的手表,那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
他们供销社最便宜的一百三十八。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戚玉秀说“你给我便宜点,我买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