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这群一辈子土里刨食的庄户人家是不会想的,在他们心里不管谁做皇帝,只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成。
之后说到要在青山镇开间小的凉皮作坊时,杨氏是点头同意,毕竟青山镇是他们的家。
两天后,一个差役就来到了君媱家里,说是已经为君媱找好了一间作坊,君媱就带上家里的沈婆子去了镇上,让她管理着那间小作坊,毕竟这段时间家里经常做凉皮,几个婆子的也都学的八九不离十了,本来就没有什么难的。
来到镇子上,君媱不禁笑了,这作坊的位置着实的好,就在主干道的中间,而旁边隔着一条街就是府衙,还真是近啊,来回都用不了五分锺。
许夫人也来了,见这里已经忙活开了,就笑着问道:“怎样,这铺子还不错吧?”
“嗯,不错!”君媱失笑,“姐姐以后想吃,可不就是方便了么。”
“是啊,而且这位置也不错啊,开在这里,若是有人闹事,我家老爷第一时间就让人赶过来了。”许夫人笑眯眯的道。
“是是是,姐姐说得对。”
“你这丫头,是不是在取笑我啊?”许夫人嗔道。
“哪里敢,您可是县太爷的夫人啊。”
“我就知道你在取笑我。”她故作委屈。
后来,她跟着君媱走进后面的作坊,之间沈婆子正叫着六个婆子忙活着,这都是君媱雇佣的人,不过,只有一道工序,是沈婆子亲自操作的,就是为了被传出去。
许夫人听说明天才能吃到,顿时就垮下了脸,这种感觉很不好受,尤其是等待的时候。
就好像儿子送信回来说是八月十五回家,今儿不过才十二,时间越近,那种心情就越强烈,恨不得直接飞过去,把儿子带回来。
这天晚上,君媱没有回去,而无忧也因为娘亲留下,宿在了酒楼。
次日清晨,君媱就带着两个丫头去了铺子,不过四十几平的铺子,后面是作坊,前面是铺子,里面摆放着两张桌子而已。
去的时候,就看见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新小吃,而且一张才十个铜板,如此便宜,定是要尝一尝的。
有的买了直接带走,也有人是留下来吃的,觉得好吃,吃完了再来一份。
卖凉皮的是一个年轻的媳妇子,因为死了丈夫家里没什么营生,才被君媱雇来的,是个手艺好能干的。
随着凉皮一张张的卖出去,铜板也哗啦啦的进了钱箱,听着那声音,君媱脸上的表情都飞扬起来。
“哎哟,这么多人啊?”许夫人也带着两个丫头出来了,看到那些人,不禁惊了。
“没事,咱们进去看看!”君媱走过来,说道。
领着许夫人进去,里面的几个婆子忙请安,之后就开始忙活起来,每个人身上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带着帽子,这已经是君媱家的规矩了,就是为了卫生干净。
里面一个隔间,沈婆子正在蒸凉皮,因为后面正对着一个小院,所以通风性很好,并不觉得热。
“东家,您来啦。”
“沈妈妈,今儿生意很好。”秋菊探着头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