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孙权行此假道伐虢之策,看似得了便宜,实则却是愚蠢至极,如今曹、孙盟约既破,我军大可与孙权私下媾和,让广陵於其,集中兵力先攻睢阳,而后一路横击曹、刘联军侧翼,待敌分兵之后,主力再直扑新郑,两路夹击之下,自不愁曹阿瞒不灭。”
公孙明话音方才刚落,急於表现的辛评便已头一个站了出来,提出了先破曹操之战略思路。
“不妥,陛下,微臣以为辛大人此策太过冒险,孙权其人年岁虽轻,然却是枭雄之属,与其媾和,实无异於与虎谋皮,我军主力若是转攻许昌,其必会突起大军袭我之腹背,真到那时,却恐我东路大军进退维谷矣,今,曹、孙矛盾方起,不若趁江东军立足未稳,先将其赶回江东,全取徐州之后,再从侧翼进击豫州,如此,方可进退自如。”
徐庶一向不怎么瞧得起辛评,加之胸中之谋划与辛评完全相反,此时率先站出来反对,也就属理所当然之事了的。
“元直所言差矣,我东路虽有兵马二十余万,然,张合将军所部八万余兵马须得钉死屯於睢阳的夏侯惇所部五万余众,光靠庞士元所部十二万兵马,欲与江东十五万大军争锋,未必能胜罢?”
这一见都还没等公孙明有所表示,徐庶便冒出头来跟自己唱反调,辛评的脸色可就不免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
“陛下,微臣以为江东孙权不过是疥癞之患而已,姑且容之猖獗一时又何妨,我军但消能先行剿灭曹阿瞒,余下之刘、孙不过土鸡瓦狗尔,乘胜荡平不难焉。”
“陛下,微臣以为马将军所言差矣,孙权其人野心勃勃,断不可让其坐大!”
“陛下,徐州之富尽在广陵,如此富庶之地一旦被江东占有,后患无穷啊。”
……
江东军突然拿下广陵郡一事完全出乎了大燕群臣们的预料之外,面对着这等变局,众文武们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自然也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马超、法正等诸多文武纷纷表态,各持己见之下,争得个闹腾不休,却是谁都没法说服谁。
“好了,都静一静,传朕旨意,着司马仲达小心防备诸葛孔明之突袭,秭归能下则下,不能则尽快退守巴东,务必确保川中无虞,另,着益州刺史黄权尽快调集川中兵马以防有变,再着汉中太守马岱率两万兵马入川听用,至於是否兵进广陵么,就交由庞士元定夺好了。”
公孙明本人其实是倾向於先打退江东军的,只是眼下庞统所部兵力并不占上风,再要从后方调兵的话,又明显有些来不及,左右权衡了许久之后,公孙明最终还是没敢真下定决心,而是将决定权交给了远在淮河岸边的庞统……